健康资讯

专注研发俄罗斯生物健康产品
健康天天看 央视报道

糖尿病这个指标没管好,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了解一下

发布时间:2019-10-20 10:19:00      浏览次数: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及持续监测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检测项目——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指标,也是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其正常参考值为4%-6%,治疗控制目标为<7%,在治疗之初要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监测一次。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并发症

一项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舍予博士及其合作团队开展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如果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两次检测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很大,更有可能出现糖尿病的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该研究结果在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 2019年年会上进行了发表。

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苏格兰护理信息-糖尿病协作(SCI-DC)研究中的21352名患者数据,他们在40岁后被诊断为糖尿病(以限制1型糖尿病患者的纳入),并在不同的就诊记录中至少有5次至20次以上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在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将波动评分定义为糖化血红蛋白变化超过0.5%的百分比,并按照从0至≤20%为最低,80%至≤100%为最高,将这些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波动情况分为了5个等级。

研究结果显示,与糖化血红蛋白波动程度最低的患者相比,那些波动大于60%的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了1.4倍,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幅也相似,此外: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了1.6倍;缺血性中风(脑梗)的风险增加了1倍;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增加了6.4倍;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增加了2倍;足部溃疡的风险增加了4.2倍;新发慢性肾病的风险增加了2.4倍。

糖化血红蛋白的频繁波动可能受多因素影响,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更换不同的降糖药,用药依从性不佳等。专家推测,问题最大的是那些“大吃大喝,体重增加,然后又节食减肥”的患者。医生应关注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波动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建议。

秋季血糖易波动,5点预防

秋季是进补的好时机,但是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有节制,避免吃生糖指数过高的食物,控制好饮食切不可暴饮暴食,不然会让血糖波动过大。

1、做到早睡早起

糖尿病患者要顺应秋季阴阳变化,做到早睡早起,因为在秋季阳气收藏而且阴气渐长。本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差,稍微受到风邪入侵就会感冒,加重了病情,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防止感冒以及呼吸道感染。深秋季节万木凋零,受到了季节影响再加上缺少阳光照射,会让人们情绪处于低落状态,导致血糖波动过大。应该多培养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养花草或者宠物等来陶冶情操,保持愉悦的心情。

2、警惕无糖食品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无糖食品,但是并不是真正的不含有糖分。无糖食品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会在身体中转化成葡萄糖,升高了血糖。另外一些不良商家会选择质量比较差的代糖产品,患者在吃的时候一定要警惕,经常监测血糖。

3、养生以滋润养阴为主

秋燥入侵身体时会损害阳气,尤其是对肺部带来损伤,本身糖尿病患者体质属于阴虚燥热型的,所以要做好防燥工作,饮食应该以滋润清淡为主比如梨、枇杷、柑橘类水果等具有滋阴润肺的效果。其实白菜、黄瓜以及萝卜也是不错的选择,里面含有丰富的无机盐,以及膳食纤维,可达到清热通便的功效,同时也能缓解秋燥对身体所带来的伤害。秋季远离生冷以及辛辣油炸的食物,避免吃狗、牛、羊肉以及葱姜蒜,不然会伤津耗液。

4、保持科学规律运动

秋季是运动的好时机,糖尿病患者有科学规律的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系统,同时也可控制体重,加快脂质代谢,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稳定血糖。但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运动时尽量有家人陪伴,防止因为低血糖而诱发意外。

5、早晚一杯白桦茸

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关键在于降血糖,除了日常用药,糖友早晚还可冲饮一杯白桦茸。据《探秘白桦茸--来自西伯利亚的药用真菌》一书介绍,相关研究发现,白桦茸的菌丝以及菌核多糖都具备突出的降血糖能力,针对糖尿病小鼠,借助水溶性以及非水溶性多糖可以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其作用原理在于其具有的活性成分,其中包含β-葡聚糖、杂多糖以及蛋白质复合物。在俄罗斯,白桦茸提取物获准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由于是药用真菌,天然物质,白桦茸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

防治糖尿病足坚持“三三法则”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截肢和死亡。对于糖友来说,防大于治,因此在平时加强足病护理,则可有效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推荐“三观察、三检测”方法,可由家人协助完成。

三观察:包括观察足底或足趾有无胼胝(老茧);观察足部皮肤是否干燥、汗液减少;观察是否存在足畸形,如锤状趾、爪状趾、平足或者高弓足等,如果糖友出现以上体征,则提示有下肢神经病变。

三检测:包括触觉检测、痛觉检测与温度觉检测。如果检测出现异常,则提示可能存在下肢神经病变。具体如下:

触觉检测:将10克尼龙单丝与足部皮肤表面垂直放置,如果没有感觉则为感觉减退。

痛觉检测:将大头针刺足第一、第三、第五趾腹部及跖底皮肤,并感觉疼痛程度,若无痛觉,再刺足外侧及足背皮肤。如果各部位感觉到轻微疼痛,可以忍受,则无足部病变;如果有感觉,但感觉不到疼痛或完全无感觉,则是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如果轻触即感觉疼痛,难以忍受,则为足部痛觉过敏。

温度觉检测:分别用盛冷水(5℃~10℃)和热水(40℃~45℃)玻璃杯接触皮肤,感觉“冷”或“热”,如果患者无明显感觉及比较不出差异,为温度觉消失。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为人民网、央广网、腾讯网等媒体;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小伙熬夜玩游戏突发心梗!注意,心梗有3...
下一篇:意想不到!喝牛奶可能会加剧胃溃疡症状...
关于我们
企业概况
发展历程
企业理念
创始人简介
科技研发
产品中心
西伯利亚白桦茸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冷杉组合
品牌中心
媒体报道
公司新闻
合作伙伴动态
健康资讯
健康天天看
央视报道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经销商查询
西伯利亚白桦茸在全国的经销商网络